返回上一页

【科技日报】内蒙古:智力加持 撬动稀土产业发展澎湃科技力量

发布时间:2019-10-02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贾婷婷 李宝乐 张景阳 【字体: 点击:161

国庆佳节,旌旗飘扬,举国欢腾。北京天安门广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会盛况震撼、感动万千中华儿女。 千里之隔的塞外草原,中科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的科研工作者们备受鼓舞,热血沸腾,他们正驻守科研一线,用“硬核”科技为稀土产业发展推波助澜。


5d9c2c37459b5.png

中科院稀土研发中心


“我将不断加强在稀土发光领域的求知和探索,让新型发光替代材料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研发出世界最好的照明产品。”高功率固态照明用共晶荧光体项目负责人高乐乐信心满满,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许下最庄严的承诺。

“今天,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碍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习主席的话语坚定有力,高乐乐和他的科研团队精神振奋,心生自豪。

“这是一块小小的稀土共晶荧光体,将它悬挂在1800摄氏度的高温炉腔里,它能慢慢变大,质地比钢还硬。”高乐乐说,该晶体原料中掺入二氧化铈后熔化,当其长到巴掌大后,加工成0.2毫米厚的矩形小薄片,可做广场、大型球场、码头等高功率探照灯芯片,能在高温下连续使用10万小时以上不发生老化衰退,可克服传统发光粉电能转化为光能效率低、散热慢、寿命短、频闪严重等问题。高乐乐表示,他希望利用自己的专长,在科研岗位上发光发热,为祖国科学事业蓬勃发展奉献绵薄之力。


稀土光源为植物补光


中科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的一个个实验室里,稀土与科技碰撞的火花,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喜庆氛围烘托下,正持续预热升温,点燃科研工作者的研发热情。

科技日报记者走进中科院“绿色环保稀土指甲油项目”实验室,黑色收音机里不时传出大国重器经过天安门广场时的隆隆响声。项目工作人员解舒博一边仔细聆听各类武器的现场解说,一边搅拌着刚调试好的稀土指甲油。“‘中国的昨天已经写在人类的史册上,中国的今天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习主席的这句话深深感染了我,不停地在我的脑海里回荡。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我就是亿万人民中的一名创造者,我感到了一种无上的成就感和责任感。”

据解舒博介绍,“目前我们已经下线了稀土口红、腮红、眼影等化妆品。下一步,我们将不断丰富产品种类和提升产品质量,让稀土引发的‘行业变革’惠及更多百姓。”


5d9c2dc261a74.jpg

绿色环保稀土指甲油


当听到习主席说到“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时,正在实验室里整理器具的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稀土化学位移试剂项目负责人王沛葭激动万分。她告诉记者,只有掌握真本领,才能为祖国做出应有贡献。在从事科研的道路上,她很幸运,由她负责的“稀土化学位移试剂项目”,通过添加稀土镧系金属氯化物,能够把核磁共振产生的信号有效拉开,增强了图像的细腻度和清晰度,有效提升核磁共振仪的分辨率。“下一步,稀土化学位移试剂将在产品性能、稳定性、生产成本上继续改进,早日实现在临床医学上的广泛应用。”

目前,包头依托产业和资源优势,依仗国内、国际一流科研院所的智力支撑,正撬动起澎湃的科技力量,让一个个“世界第一”、“中国第一”巍然挺立,不断刷新着绿色发展“高颜值”。


5d9c2e109ca23.jpg

刚刚下线的稀土釉环保陶瓷


中科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主任池建义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字字千钧、意味深长,极大地提振了全国人民的信心和底气,鼓舞和激励了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士气和热情。下一步,将在国家、自治区建设发展号角的推动下,紧紧扭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全力锻造稀土产业发展的“绿色金链条”,积极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稀土产业新格局。


(原载于《科技日报》2019-1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