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中国组织人事报】中科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开展技术创新 把科学家和企业家紧紧连在一起

发布时间:2018-09-14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作者:李晓刚 马轶慧 【字体: 点击:120

2015年春天,在泥土中搞了多年农业项目的中科院专家池建义受命到包头筹备组建稀土研发中心。春寒料峭中,这个非稀土行业的中科院人在没有团队、没有资金、没有办公场地的条件下,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于5月12日将“中国科学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的牌子挂了出来。

3年来,中国科学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通过中国科学院高技术成果跟踪、中试示范线建设、高科技企业孵化、与企业共建研发中心等举措,促进成熟技术落地与转化、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培育科技企业落户包头。目前,已实施6项高技术成果跟踪,建立中试示范线6条,筹建中试示范线1条,孵化高科技企业13家,共建研发中心7个,促进成熟技术落地转化11项,成为了助推包头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

刚柔并济的聚才战略

地处北部边疆地区,多年来,包头市在吸引高端人才方面并不占优势。

立足实际,包头稀土研发中心提出了“刚性培养本土人才,柔性引进高端人才”的聚才战略,刚柔并济,“培养+引进”的模式激活了创新人才的一池春水。

企业青年科技创新“1+1”行动计划是稀土研发中心针对刚性培养包头稀土企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而提出的一项措施,即选拔企业的青年科研骨干与中科院的专家、博士进行“一对一”帮带,旨在依托中科院的科技资源,搭建包头科技人才与中科院专家有效对接的桥梁,实现“点对点引智对接”,帮助包头企业青年科技骨干提升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实现为企业培养“技术总工”的目的。截至目前,已经完成了11组企业青年科技创新“1+1”行动计划项目,极大提升了本土人才的成长速度。

为了更好地“柔性”引进高端人才,稀土研发中心确定了“不求常在、但求常来”的工作原则,积极搭建平台,建立了科技企业互动驿站,目前已完成7期活动,成功对接了长安永磁与中科院电工所、新达工矿与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的项目合作。

3年来,稀土研发中心累计组织协调中科院长春应化所、金属所、力学所等23个院内研究所,39个研发团队,科研人员300余人次到稀土研发中心开展技术讲座、学术交流、项目对接等活动;与当地科研人员联合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项目20余项,与以包头金蒙汇磁为代表的24家当地企业开展联合技术攻关,共建技术研发中心7个,合作培养高层次技术人员30余人,柔性引进张洪杰院士、李依依院士、夏原研究员等科研人才9人,为当地20余个产业化项目提供核心技术来源与科技支撑。截至2017年底,共引进高层次人才30余人来包头创业。

科研机构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不仅促进了技术攻关,促成了项目转化落地,也为包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加坚实的人才支撑。

打通科技成果到产品的“最后一公里”

中科院院士张洪杰花十年之功,研究成功稀土着色剂技术,却未能转化利用;稀土资源大市包头,坐拥世界最大稀土矿——白云鄂博矿,但稀土应用技术滞后。在池建义看来,科研人员的研究会与社会生产有一些脱节。“稀土研发中心就要紧紧地把科学家和企业家连在一起。”成立之初,稀土研发中心就把搭建桥梁,打通科技成果到产品的“最后一公里”作为己任。

正是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稀土研发中心坚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紧密联合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研究,充分发挥企业创新力量,确保科技创新成果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以“你创新,我服务”为理念,为企业提供了全面的服务,通过与企业共建研发中心、实施科技企业互动驿站等系列措施密切绑定企业,确保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精准落地。

2017年,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与内蒙古新雨稀土功能材料有限公司联合共建了“纳米稀土功能材料联合实验室”,经过一年来的探索和创新,首次实现了均一尺寸铈基抛光颗粒的球形化、单分散以及系列尺寸可控量产,形成了高性能抛光液、清洗液及其循环利用的系统技术,产品在多个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解决了我国军用陀螺仪谐振片以及大飞机模具钢抛光作业长期依赖进口抛光液的局面,极大地推动了包头稀土产业向高值化迈进。


(原载于《中国组织人事报》2018-09-14 3版)